Friday, March 09, 2007

再转贴

还是方舟子写的有关性格的文章,不过这次和血型有关。再贴出来看看,原文在这里

值得注意的血型迷信

方舟子

据报道,山东省淄博市有一所小学今年的一年级新生采用了依据血型分班的原则。校方称这是考虑到因血型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处世态度也不一样,这样分班更有利于按性格因材施教,任课教师还可以针对各个学生的血型、性格特点,制定教育培养计划。对学校的这种做法,市民有的表示赞成,有的表示反对,究竟这种教育模式是否合适,一时难有定论。(《中国青年报》2006年8月30日)

消息传出后,网上有人担忧地说,这次按血型分班,下次会根据“星座”来分班吗?这种担心倒是有些多余。星相在中国还只是一些年轻人在玩,学者、教师一般都知道那是迷信,不会太把它当回事。但是许多学者、教师却会觉得血型决定性格的说法很有道理,其中不乏从事生物学、医学工作的专业人士。我曾经问过一位医生,她为何认为血型决定性格论有道理。她回答说,人的性格受遗传的影响,血型也是遗传的,所以这两种应该会有些关系吧。这个回答自然无法令人满意,因为按照这个逻辑,我们也可以认为一切能遗传的性状——比如肤色的深浅、头发的曲直、身材的高矮——都能先天地影响性格。

所以,虽然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人的性格形成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任何遗传因素都能影响性格。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看,我们看不出ABO 血型有可能影响到性格。ABO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这些抗原属于糖类,在唾液等其他体液中也能检测到,但是在脊髓液中不存在。由于脑和血管之间有一道脑血屏障,血液不能流进脑组织,因此血型抗原不可能与中枢神经接触,也就不可能对性格发生影响。

有人辩解说,虽然血型本身不能直接影响性格,但是与血型基因联系在一起的其他未知基因能决定性格,因此血型也就与性格有间接的关系。如果有这样的基因的话,也必定是和血型基因相邻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基因,才能在遗传时连锁在一起。虽然现在我们对影响性格的遗传因素所知甚少,但是这些因素必定是极其复杂的,涉及到众多基因的相互作用,决无可能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基因靠简单的遗传方式来决定。因此,这种辩解也是站不住脚的。

“血型性格学”的书籍往往会罗列一些名人的血型以证明血型与职业的关系,有点科学头脑的人应该很容易想到这些名人是有选择地被挑选出来的,那些不符合结论的名人都被舍去了。还有的列出一堆血型与性格相关的统计结果,似乎显得更客观,其实这些统计并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士做的,没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即使不是捏造出来的,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我曾经仔细检索、查阅过国际学术期刊上研究血型和性格的关系的论文。不管是日本还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他们的调查、统计结果都表明血型和性格无关。有一项针对日本人的研究发现,他们的性格与血型有微弱的关联,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血型性格学”在日本非常流行,受试者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自我实现:由于相信自己所属的血型应该有什么样的性格,于是不知不觉地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相反地,“血型性格学”在美国没有市场,就未出现这样的统计结果。

“血型性格学”还试图从人类进化的角度寻找依据。据说,O型是最原始的血型,因此O型人具有原始的生命力。A型是在森林、山岳、丘陵等地形复杂、视野狭小的地带从O型进化出来的,为了适应这种复杂的生活环境,使得A型人自我控制能力较强。B型则是在草原、沙漠等视野广阔的地带进化出来的,养成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性格。再后来A型和B型人种杂交,才出现AB型。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推翻了这个进化图景。在上个世纪90年代,ABO血型基因的序列都被测定了。通过基因序列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血型基因的进化史:A基因其实才是最古老的基因,O基因和B基因都是由A基因先后突变来的。通过计算可知,这个变化发生于几百万年前。也就是说,人类祖先一开始就已经有了三种血型基因、四种血型了。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血型性格学”都是一门伪科学,相信血型影响性格则是一种现代迷信。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游戏玩玩,或提供一点心理安慰,倒也不必多加指责。即使有人把它当真,根据血型交友、寻偶,也是个人自由。但是以前已出现过有些公司根据血型雇人、用人,对某种血型的人进行歧视,现在又发展到用血型来指导儿童教育,这就成为一种社会危害了,不能一笑了之。

2006.9.1.

(《中国青年报》2006.9.6.)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蠢人太多了,自己蠢也罢了,还要贻误下一代.............都无话可说了。

liu

bing 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