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08, 2013

聚会 (重贴旧帖)

前几天看新闻,李泰祥病危,微博上关注的鹦鹉史航帖出了台湾民歌三十年演唱会的视频链接,以做祝福。台湾民歌三十年的录像我也看过,看完感触良多,写了一篇博客。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李泰祥长什么样,他坐在台下为万芳鼓掌的样子至今如在眼前。生死无奈,祝他安好。写这篇旧博客是2011年2月要过农历春节的时候,坐在楼下书店的咖啡店里工作,冬日的音乐和咖啡香气,我心中汹涌,想念亲人,想念朋友,不能自已。现在又到了节日季节,空气中又有了家和聚会的味道。今年M的爸妈在,多了热闹多了温暖,会是个好节。也祝大家节日好!


聚会

上个周末去YM和老Y家吃饭,酒备了很多,自然而然的,我又喝大了。依稀记得聊到了纵贯线,可是回家时为什么带了张台湾民歌三十年演唱会的VCD,我一点都记不得了。

这张碟还挺长,4个小时,我想那就边蹬自行车边看吧,分两个晚上看完了。一开始看的并不起劲,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唱二三十年前的歌,歌也很多没有听过,歌的质量和唱的质量都欠佳。但是5分钟一首歌,一个人唱完一首就换下一个人下一首歌,倒也热闹流畅。M背对着电视玩他自己的,只有胡德夫,大小南方,和万芳唱歌的时候他回过头来仔细的听了,万芳的《走在雨中》还倒回去听了第二遍。

总有上百个人吧,听歌慢慢不重要了,这些带着年纪的人的脸让我着迷。有人依然活跃在文艺界,有人早就回家带了孩子,住在国外,有人开了火锅店,有人当了普通职员。意得志满的意得志满,经历过不顺的眼神柔软,有人唱歌前先感谢主,写了很多好歌的李泰祥得了帕金森症,瘦削迟缓,怔怔地看着台上,依然在当歌手的穿着演出服,还都入时,早就成了老百姓的,穿了郑重的衣裳,但显出些不自在,大多数人都感慨岁月流逝青春不在,也有依然长了一身腱子肉的壮汉,坚信自己不属于这个衰弱的团队,用reggae翻唱当年的民谣。

胡德夫说这场演唱会,国父纪念馆里坐了几千人,场外的广场上有上万人,冒着雨,很多人带了他们的孩子,“台湾民歌又回来了!” 主持人陶晓清说,当年唱歌的那些人,现在几乎都不唱歌了,“民歌时代不在了。” 从1975年到2005年,是台湾民歌的30年。如果中国也办一个同样的演唱会,都该请谁来唱呢。

第二天又接着看剩下的两个小时。到第三个小时的时候演出部分就结束了,剩下的一个小时干什么呢?我有些不明白。

先是不停的回场,压轴的是蔡琴,她很会调度全场,所有的歌手都出来了,有的在台上唱,有的在观众席上跳,一个跟着妈妈从美国回来演出的美丽的小女孩,4,5岁,穿着红色的小裙子,不停的在台上转圈圈,从一头转到另一头。观众没有走的,都站着,微笑的看,都是40,50,60岁的人,有人带来了孩子。

然后是幕后花絮,排练的场景,大家互相问好,互相拥抱,很多人20多年没见过面,也20多年没唱过歌了,很多人都哭了。他们好像不知道该怎么结束这场演出,我也不知道他们该怎么结束这个片子,但是他们不想结束,我也不想。

然后他们就坐着车去台湾观光了,分坐好几个大巴,一路接着唱,看看山水,吃小吃。

然后呢,又是一轮的问候。

然后呢,一部分人又到美国去演出了几场,片子接着演。

然后又是一轮问候。

又是一轮民歌大事记的滚动字幕。

又是一轮每个人的现况。

像一群上了年纪的人,叙着叙着旧,就忘了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样说再见,就任由着自己絮絮叨叨下去。我热泪盈眶。

原来济南的家是个大家族,3,40个人,每年过年都会聚会。姥姥还在的时候,大年初一都是到我家来,妈妈准备三桌子菜,老辈一桌,青年一桌,小孩子一桌,3间屋子,一个屋里摆一桌。小孩子的那一桌的名分是叫“上不了桌”,用的是我们家平常吃饭用的黑漆木圆桌,小腿那么高,其他两桌是高桌子。每桌都10几个人,坐在椅子上,马扎上,床上,围坐得严严实实。然后初二到初五,从大姨二姨三姨四姨家一路转过来。妈妈在济南5个姐妹,过年放5天假,正好一家一天。姥姥去世以后,改成了大年初一中午全部人到饭店聚会。老辈们互相敬酒,小辈们走到老辈的桌子上敬酒,表姐们凑在一起聊天,表哥姐夫们互相打趣,姨夫们搂着表姐们跳交际舞,爸爸和几个小侄女唱卡拉OK,爸爸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小侄女们嫩嫩唱着与年龄尚不相称的情歌,表嫂们讨论穿衣和新式的口红,互相摸弄新烫的头发。

那时候,表姐表哥有录像机,也录了很多。不知道那些影片现在都在哪里。

小时候我算不上热衷这些聚会,但是过年就是这样的,从我记事开始。有一年,忘了是高中还是大学,从初一到初五,我在亲戚家连着睡了5个白天。最后一天妈妈发了飙,当着大家把我骂了一顿。其实我也不是故意的,就是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现在我的年龄终于能“上桌”了,家里的聚会早就停了好几年。国外固然没什么春节可过,还在济南的表姐说过年也不过像是个大周末。

我不知道算不算“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道是不是“老了”,我只是“五驹子六兽”,手脚不知怎么放,想炸很多东西,办年货。昨天M看了我一会儿,说,明天我要做几个菜,过年。

一会儿我们去市场,买条活鱼,几个螃蟹,然后炸点酥肉,肉已经拿出来化冻了。

今天晚上,叫几个朋友,吃饭,过年。

大家过年好!

Monday, November 04, 2013

夜钓



Tuesday, September 10, 2013

结尾,TIFF,两岸三地中国百年电影光华



七月二十三,《站台》,193分钟完整版
七月二十五,《三峡好人》
八月五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A great ending that left me in silence


明天晚上贾樟柯带《天注定》来多伦多电影节,希望能见到他。
杨德昌见不到了,牯岭街少年合唱团的专辑在我的收藏夹里,常听。



Thursday, August 29, 2013

致青春



一啤一白一夜
一觉二十来年
酒量说走就走
留我一人惆怅
青春你走不送
酒量望你回乡

本想黑色做底
黑上涂红涂黄
想想那些日子
夜深人疯酒长
配上最金画框
还它一片闪亮


Tuesday, July 02, 2013

周一,TIFF,两岸三地中国百年电影光华


《童年往事》
《悲情城市》

12点半到5点半
a Monday afternoon with mixed feelings

Wednesday, June 12, 2013

周二,TIFF,两岸三地中国百年电影光华


《投奔怒海》
《可可西里》

晚上6点到11点
A good Tuesday night

Tuesday, June 11, 2013

Monday, June 10, 2013

周日,TIFF,两岸三地中国百年电影光华


《恋恋风尘》
《孩子王》
和约翰·马尔科维奇的对话

早上10点到下午4点
A very happy Sunday

Tuesday, April 02, 2013

阿拉伯人

临时决定挑战冰钓这个很不适合我的严寒项目,我把能穿的都穿上了。













































走在湖面上,俩胳膊支棱着,基本放不下来。
边上走着一个爷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几句话。
他说,你整个脸都遮着,像个阿拉伯人。
我说,我就是个阿拉伯人。
他很惊讶:真的?!

大哥,刚才我没戴头套的时候咱不是搭一个车来的吗,你说呢?

Sunday, March 31, 2013

夜钓






画画的时候,夜钓的另一个当事人一直在背后看电影,
画完问他,怎么样?
当事人说,太好了!
跟我刚看的电影很契合,
那是一个,


Saturday, March 30, 2013

春分前三天


和M去冰钓


板块和板块见面的地方
湖兽在磨牙
闷闷的巨响


南方的春雷在天上
这里的春雷在湖里


那天的鱼在冰下面
后来在我的肚子里


Wednesday, March 27, 2013

晚上12点

烤了十几串羊肉串,烤箱烤的,相当到位。


几星期前还研制成功了油酥烧饼,金德利的那种,感人至深的味儿。辣炒花蛤,炒嘎啦油,盐水毛豆,煮花生,都不在话下。再把炝炒土豆丝搞地道点,开个路边地摊儿是妥妥的了。

下午收拾了书架,腾出来两格,摆好了颜料。不严格的临摹了一张Maira Kalman。


好坏先不在考虑,我想要的是画画的快乐。小时候一画一天,眼里只有我的中华铅笔,世界上只有我和我的线,多好啊。现在大了,怎么这么胆怯。明明画画的时候就一个人,明明画的画只有自己看,到底是怕啥啊。

大胡子,大方格,画开心了。

Tuesday, January 22, 2013

周六